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慧枢纽”来了!这座地标高铁站,有啥不一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21:44:00    

中国铁路

2025年7月2日,重庆东站站前广场,树形柱托起美丽晚霞。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今年6月,新建重庆东站建成投用后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重庆“新地标”。

暑运以来,截至8月18日,重庆东站共计发送旅客50.2万人次,在开通运营后的首次暑运“大考”中表现亮眼。

这座高铁大站凭借其深厚的“科技家底”将智慧科技融入服务全链条,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打造高效、便捷、舒心的出行环境。

近日,重庆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室外体感温度超40℃,热浪灼人。步入重庆东站候车大厅,却如置身清凉林间。

如此清凉的奥秘就在于候车大厅内创新设置的5座4米高的巨型“山茶花”造型一体式集成岛式空调。

空调以花瓣造型设计实现环绕式送风,通过向周围360度环流、180度侧流两种送风形式协同作用,在20米范围内形成一个均匀、柔和、无强风感的“空气湖”。

“集成岛式空调接入站房空调节能控制平台,能根据室内温度实时调控送风温度和强度。”重庆东站助理工程师孙婧宇说。旅客在环绕“山茶花”基部座椅休息时,既会感到非常凉爽,又不会感到冷风直吹的不适,进一步提升了体感舒适度。

清凉环境的另一重保障,来自候车厅上方的9个巨型玻璃穹顶,每一个穹顶由近千块曲面三角玻璃精密拼接而成。这种特殊玻璃的透光率达91.5%以上,比普通玻璃提高近10%,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

高透光的同时,穹顶钢结构下方敷设的天窗遮阳膜还能有效阻隔外部炙热。

这层看似轻盈的薄膜,实则是一层智能隔热盾,其具备高效隔热以及反射太阳辐射特性,能大幅减少热量向室内的传递,同时也保证了候车大厅自然光充盈,实现了“光”与“热”的智能协同管理,显著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制冷负荷,保持站内清凉。

“我第一次来重庆东站,就是为了过来打卡拍照,候车大厅很通透也很凉爽,体验感非常好!”摄影爱好者陈泓赞叹道。

除此之外,重庆东站还有许多“科技赋能”的细节。例如,站内设置了智慧卫生间,均配备智能交互终端,能实时显示使用状态及邻近卫生间导览,还可以动态感知卫生间内空气质量,适时启动净化程序。

站内特设的第三卫生间配备儿童设施,有效缓解携童旅客的出行压力。

车站的智慧枢纽调度指挥中心,基于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车站“虚拟镜像”,依托遍布全站的智能传感器,实时捕捉站内客流热力分布、密度变化、行进方向,精准预判拥堵风险,为车站动态调整安检通道、检票口提供策略依据,有效提高安检效率,缩短旅客排队等候时间。

从充分满足旅客需求到打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这座智慧枢纽车站正将科技创新应用融入客运服务细节中,为暑期出行旅客带来更佳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