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乡村 看振兴 | 早熟苹果 “巴克艾” 丰产 亩产近万斤订单供不应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10:32:00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党静)金秋时节,硕果飘香。8 月以来,位于黄陵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苹果示范基地内,早熟苹果新品种 “巴克艾” 进入集中采收期。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压弯枝干,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穿梭林间,忙着采摘、验果、签订采购订单,基地内外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务工村民正在采摘“巴克艾”苹果

8 月 19 日,记者实地探访该示范基地看到,连片的苹果园里翠绿满枝,熟透的 “巴克艾” 苹果色泽红艳、果形饱满,凑近便能闻到浓郁的果香。随手摘下一个品尝,果肉紧实多汁,口感脆甜,甜度十分突出。田间地头,务工村民们两人一组,一人采摘、一人装筐,装满的苹果筐整齐码放在运输车上,即将发往各地市场,整个采收流程高效有序。

成熟的 “巴克艾” 苹果色泽红艳、果形饱满。

据基地技术人员介绍,“巴克艾” 是嘎啦系苹果的早熟升级品种,相比传统嘎啦苹果,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着色早且均匀,着色期比传统品种提前 7 天左右,采收前果实着色率可达 90% 以上,外观商品性极佳;二是品质出众,经检测糖度比普通嘎啦高 2-3 个单位,且香气浓郁、果皮光洁无斑点,深受市场青睐;三是上市时间占优,能早于多数早熟苹果品种抢占市场,价格优势明显。“今年‘巴克艾’的地头收购价比往年每斤涨了 1 元左右,但依旧被客商‘抢着订’,根本不愁卖。” 技术人员笑着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黄陵的基地采购‘巴克艾’,这里的苹果都是施有机肥长大的,水分足、糖度高,品质肉眼可见的好。”洛川王掌柜农业公司采购负责人李小鹏一边查看刚采摘的苹果,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我们计划从这里采购 10 万斤‘巴克艾’,后续还会考虑长期合作。”

务工村民正将挑选装框的“巴克艾”苹果放在运输车上

洛川敏佳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孙丽敏也对 “巴克艾” 的品质赞不绝口:“在同期成熟的早熟苹果品种里,这个基地的‘巴克艾’是我见过品质最好的 —— 果面干净、口感脆甜、耐储运性也强。我这次来就是想多订点货,让我的客户都能吃到这么好的果子。”

基地负责人透露,目前示范基地内 65 亩 “巴克艾” 苹果已全部成熟,经测算平均亩产达 1 万斤,总产约 55 万斤。截至记者采访时,80% 的产量已被各地客商提前预订,剩余 20% 将被包装成 10 元 / 斤的高端礼盒,投放到一线城市的精品超市和礼品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务工村民采摘时的喜悦

“单就‘巴克艾’这个早熟品种来说,目前市场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苹果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李兴年表示,“今年不仅收购价涨了,市场需求也比往年更旺盛,不少果农、村集体和农业企业都来基地考察,想引进这个品种扩大种植。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巴克艾’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除了自身丰产,该基地还通过 “代建代管、包建包管、联建联管” 三种合作模式,带动周边村庄2000亩果园完成改造升级,并向农户输出品种换优、集中化管理等技术,帮助更多果农实现增产增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苹果示范基地采收大景

谈及未来规划,李兴年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园区内‘巴克艾’等早熟苹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 600 亩左右,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我们还打算整合资源,建设一个大型电商物流加工中心,引进苹果分选设备,实现采摘、入库、分选、分级定价一体化操作,通过精细化销售进一步提升产品收益,让种植户能挣更多钱。”

据了解,2025 年黄陵县早熟苹果总产量预计达 6.7 万吨,除 “巴克艾” 外,华硕、大卫嘎啦等早熟品种将依次错峰上市,从 8 月初持续到 9 月中旬,有效填补了夏末秋初的苹果市场空白,为果农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推动了黄陵县苹果产业向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销售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