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年后她的血管斑块消失了!逆转血管斑块,记住这5个方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1:31:00    

很多人一上了年纪日常体检时经常会查出“颈动脉斑块”等,这样的血管斑块该如何处理?能逆转消除吗?

此前,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郭艺芳分享了一位患者逆转动脉斑块的案例。这位患者自我调养了一年后,血管斑块消失了!她是怎么做到的?

01调养一年后,血管斑块消失了

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女士,2022年春季查体时,她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自己左侧颈总动脉有一个粥样斑块。

不过,她的血压、血糖都正常,饮食结构合理,体重也正常,不吸烟、不喝酒。唯一一项值得关注的异常就是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为4.22毫摩尔/升。

生活习惯很好,胆固醇却还是增高,答案指向了遗传因素。为了防止她的动脉斑块进一步长大并预防全身发生更多的粥样斑块,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应用降胆固醇药物治疗

一年多后,患者再来体检,颈动脉斑块消失了。医生表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持药物治疗,令她成功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降到了2.01毫摩尔/升,降幅达到52%。

发生颈动脉斑块后真的能够逆转吗?郭艺芳教授表示,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部分斑块可以缩小甚至完全消退。

02这些习惯都是血管斑块的“催化剂”

1. 抽烟喝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都是催化斑块生成的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同时升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而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

2. “三高”饮食

高盐、高糖、高油的“三高”饮食,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导致更多油脂沉积在血管壁上,这些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健康时报图

3. 久坐少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增加血管弹性。而长期的久坐不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4. 超重肥胖

2019年发表在《柳叶刀》子刊《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该研究发现,体脂总量与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5. 经常熬夜

2019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指出,大脑激素可以控制骨髓中炎症细胞的产生,从而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损伤。而这种抗炎机制受到睡眠的调节。

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这种机制就会失效,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6. 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之中以及熬夜,交感神经一直保持兴奋状态,会导致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03做到这5点,有助于逆转斑块

1. 及早干预

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若能在中年甚至青年时期开始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并在早期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 调控血脂

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加速器”。了解血脂水平,尽早发现异常,积极调控,可有效延缓斑块的进展。

3. 平稳血压

收缩压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于血压,应该尽量严格把控,把血压降低到120/80毫米汞柱以下。

健康时报图

4. 远离烟草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才能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血管的损害。另外,控制饮酒、健康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措施。

5. 定期检测

研究发现,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越大。可以说,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风向标”。

因此,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相对较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健康,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