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00:07:00
近日,辽宁省今年首趟研学主题列车G9127次从海城西站驶出,满载着513名师生驶向沈阳南站。这趟列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列“移动课堂”。车厢内,高铁发展史、铁路科技知识等趣味讲解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这种“铁路+研学”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让教育“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孩子们在旅途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乐趣,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资源整合:多方携手,打造多彩研学路线。辽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科技创新和历史遗迹等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广阔空间。此次研学主题列车的开行,是沈阳铁路部门与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部门紧密合作的成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开发出多条独具特色的研学路线,涵盖红色、自然、科技、历史等主题,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例如,“薪火辽宁号”红色研学专列,带领学生们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地,让他们在实地参观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种整合资源的方式,不仅丰富了研学内容,也为地方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助力成长:在旅途中学习,在实践中成才。研学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能力的培养。通过研学活动,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模式不仅助力青少年成长,也为地方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教育与文旅的双赢。学生们在旅途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新环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的提升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更多创新,更多可能。辽宁首趟研学主题列车的成功开行,为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研学旅行可以进一步创新,结合更多科技元素,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在列车上“穿越”到历史事件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学习和成长。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提升研学旅行的质量,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随着车轮滚滚向前,辽宁“研学专列”的开行,是“铁路+研学”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创新举措,让更多的孩子受益,驶向知识的远方。
(中国新闻网 张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