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7:42:00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这片江苏省最南端的土地,一场乡村巨变迎来了丰收时刻。
前不久,盛泽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传来喜讯:2024年,该镇30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1亿元,村均收入迈上千万级台阶。
答好乡村振兴这一宏伟时代命题,盛泽的诸多村子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今天
让我们走进盛泽高铁站边的龙泉嘴村
看看这里的乡村振兴新实践
↓↓↓
龙泉嘴村党委书记潘晓丰将推介乡村旅游形象地比作“撒面条”——借着村子毗邻沪苏湖高铁盛泽站的优势,他带着团队跑遍了虹桥机场附近的每一家旅行社,跑不到的旅行社,也把电话挨个打了一通。
收效如何?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就有一万多名游客来龙泉嘴旅游。自沪苏湖高铁开行之日算起,到村游客已达数万人。
一个村,凭啥这般吸引人?
除了背靠高铁站的区位优势,龙泉嘴村还有建村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历史文化名村、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等一众金字招牌。
更关键的是,村里独有“农业经济、小院经济、林下经济、新媒体经济、村企经济”这五种新经济所组成的“奔富共同体”。
一到周末,潘晓丰只要得空,就会走进“盛泽龙泉嘴”抖音号的直播间,为龙泉嘴和盛泽镇“代言”,给乡亲们带货。这个官方号目前已发布600多个作品,拥有6000余个“活粉”,去年5月直播至今,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总播放量达3580万。
龙泉嘴村内的一则标语。苏报融媒记者 周悦磊/摄
这不,前段时间就有一位盛泽的布料商跟着线上推介来到龙泉嘴,不仅当天租下了一片16平方米的共享菜园,还和朋友一道相中了村内的黄杨书院,准备打造一方品茗读书的文化空间。
“算上黄杨书院,村里已盘活了5个小院,村委、村民、投资者一起经营,携手创业。”潘晓丰介绍,去年开始,龙泉嘴创设“友好创业”模式,将村内闲置资产盘活并对外经营。村里负责前期装修和全程的线上引流,投资者负责经营,不收取租金,从第4个月开始每月收取营业额的20%,同时对人流量、小院活动进行考核。
龙泉嘴村里的老街。苏报融媒记者 周悦磊/摄
走过古韵悠然的龙泉嘴老街,漫步静谧的林间小道,走进集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龙泉嘴果园,再看一看入驻村内的龙泉禧礼丝绸展销馆。临走时,别忘捎上一份龙泉嘴周边文创产品,这些帆布包、笔记本、水杯等产品,都印着龙泉嘴和清华美院合作设计的龙泉嘴logo……
“我们打算和龙泉禧礼合作开设一间乡村咖啡馆,再种上100亩金丝皇菊,这些新业态都聘请村民来打理。”畅想着龙泉嘴的未来,一张乡村振兴的蓝图已浮现在潘晓丰的脑海中,用市场的行为和眼光来定义村子的发展路子,村庄美、百姓富、集体强的目标正成为现实。
(苏报融媒记者 王英 周悦磊/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