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8:10:00
近日,宜兴一名30岁女子突发脑梗,医生认为和半年内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有关。
孙女士(化名)平时身体健康,很少生病。然而不久前,她突然感觉头晕、左侧身体乏力,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嘴角向一侧歪斜。起初症状并不明显,但两天后,孙女士的病情急剧加重,双腿不听使唤,无法正常行走。家人见状十分担心,立即将她送到宜兴市中医医院急救。经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孙女士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我才30岁,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得脑梗呢?”孙女士百思不得其解。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佘皓详细询问其病史和用药史,发现了几个关键因素:先天性脑血管狭窄、高血脂,而且近半年内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佘皓考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诱发了脑梗。
宜兴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文撼表示,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等紧急避孕药,含有大量激素,能够快速改变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阻止或延迟排卵,同时干扰受精的过程,改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达到避孕效果。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服用紧急避孕药一年内不能超过2次。此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容易引起卵巢加快衰老、内分泌失调、子宫异常出血等问题,还可能会改变凝血纤溶系统,影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使血液呈现高凝倾向,增加血栓生成的风险,从而引发心梗、脑梗、肺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对于本身就存在血管狭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情况的人群。
该院妇产科主任杨娟英提醒市民,紧急避孕药只能作为意外情况下的补救措施,不能当作常规的避孕手段。如果是4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另外也不建议长期吃长效避孕药。如需避孕,建议使用避孕套,不仅避孕率较高、副作用较小,还可降低性传播疾病以及HPV的感染风险。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