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财经热评|多措并举 严惩财务造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24:00    

徐兵

近期,证监会对诺泰生物、南京越博动力、金通灵等多起财务造假案例接连亮剑,不仅追罚上市公司本体,更一并问责“关键少数”、中介机构乃至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全面展示出“惩首恶”“追帮凶”并用的监管决心。一个更加清朗、法治、透明的资本市场,正通过一次次手术式打击逐步显现。

与过往罚酒三杯式处罚不同,如今的监管利剑不仅砍向造假主体,还直指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从根上铲除财务造假生态圈的关键一步。以诺泰生物为例,其实控人和董监高拟被罚款超千万元,释放出关键少数不再安全的强烈信号。更进一步,连造假帮凶也难逃连坐,如越博动力案中,两名第三方配合造假人员被同步处罚,彻底打破了过去“边造假、边免责”的潜规则。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思路正从单点打击升级为立体追责。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三箭齐发,构建起多维惩戒闭环。如金通灵案,从行政罚单、代表人诉讼到刑事追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彻底摧毁造假者的侥幸心理。正如法学专家所言,行政是护栏,民事是补偿,刑事是利剑——三重机制合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容忍。

然而,仅靠重锤还不够,还需构建制度性防火墙,打牢市场生态的基础工程。监管部门已从源头动手,推广电子凭证标准,推动会计数据全流程无纸化处理。这不仅让造假更难、风险更高,也为日后追责提供可审计证据链。与此同时,IPO现场检查比例提升、中介机构被重罚,显示出监管部门正从入口处强化质量关,不让带病企业混入资本市场。

不可忽视的是,中介机构——这个曾被部分市场人士称为看门人的角色,过去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代名词。但从近期处罚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均被列入追责名单,个别机构被罚超千万元,一批钻空子的老路正在被彻底封堵。下一步,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不失为进一步倒逼履职尽责的硬措施。

财务造假不是个案病,而是系统病,其背后往往交织着利益链、权力链、寻租链,需要以系统思维化解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已不再满足于治标,而是开始治本。以案促治、以惩促防,正在重塑一个不敢造、不能造、不想造的市场环境。

可以预见,随着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生态毒瘤将被持续清除。真正优质、合规、可持续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而造假惯犯、利益同谋也将越来越难找到容身之地。对于市场来说,这或许是痛苦的清算,但更是长治久安的新起点。

来源:河南日报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