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要来了!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举行,力邀宇树、特斯拉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0:5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5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周潇枭/拍摄)

据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8月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办单位为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大会由开幕式、闭幕式、论坛、相关配套活动组成。同期,还将举办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

作为机器人领域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平台,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预计将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位嘉宾齐聚一堂,将有超200家参展企业、百余款新品在会期亮相,机器人应用场景成果展示将更加丰富。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介绍,将联合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大会期间打造常态化“世界机器人大会消费季”活动,通过政策支持、消费补贴、换购试用等方式,提振各行业对机器人的消费热情,促进机器人应用消费。本届博览会将汇聚近50家人形机器人知名整机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拟邀请宇树科技、上海智元、乐聚、众擎等国内领军企业,全力邀请特斯拉、1X等国际企业,数十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图景才刚刚展开,机器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应用推广都还面临不少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全球的交流合作,加强科研、产业和用户的对接互动。为此,北京市在已有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基础上,今年又着重打造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天正好是运动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在此面向全球邀请机器人企业、创新团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机器人俱乐部及机器人爱好者积极报名参赛。

据介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

4月19日,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亦庄举行,共有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6支队伍成功完赛,是全球首次机器人现场长时竞技活动,引发全球对机器人发展前景的热烈讨论。

姜广智表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主要展示和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结构稳定性、关节可靠性等体现运动能力的核心性能,通俗地说,主要是考验人形机器人的“体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想通过更加丰富的赛项设置,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人类体育竞技活动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不断挑战和突破,那么机器人运动会是在不断挑战机器人机械结构、材料应用、人工智能等多种性能的极限。

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表示,历时两个多月,围绕比赛项目设置、参赛标准、评分规则等关键内容进行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本届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本届机器人运动会赛事中,田径、体操项目,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测试机器人的速度、平衡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足球项目采用多机协作模式,考验机器人的动态感知、路径规划与团队配合能力。场景赛是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三个项目都来源于真实场景,为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实践案例。比如,“工厂场景”中的“物料搬运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将进气门物料箱和排气门物料箱,从线边料车搬运并分别摆放至智能料架上。

张华还表示,本次人型机器人运动会的机器人需满足相关条件,包括:机器人是一个独立整体,不得分离为多个子单元,或是用软缆连接的子单元,不得在比赛场地内设置标记物;机器人应具有躯干、上肢、双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为身体高度的40%-70%,其中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轮式或双足式;机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手动遥控(包含半自动)由操作人员在指定区域进行无线遥控指挥,完全自主控制全程由机器人自主完成,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等比赛项目必须是完全自主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