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9:20:00
7月8日,沙曼瑜伽新市区五星级生活馆负责人李姝为记者介绍颂钵。(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摄)
新疆网讯(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下班后花上百元听人“敲碗”,这样的解压方式你会尝试吗?
近日,一种名为“颂钵疗愈”的新型放松方式在乌鲁木齐悄然走红。被敲的“碗”,其实是钵,当木质摩擦棒敲响钵体,传来悠长的嗡鸣声,体验者逐渐放松,甚至进入睡眠。最近不少人尝试这种借助钵音的自我疗愈。
记者走访 百元“敲碗”成新型解压法
7月8日21时许,记者来到沙曼瑜伽新市区生活馆,以69元团购体验了一场“颂钵音乐会”。
昏暗的灯光下,十余名体验者围成一圈躺下。随着老师用音槌轻触铜钵,空灵的嗡鸣声在室内荡漾开来,配合雨棍、海浪鼓等乐器,营造出独特的声场环境。
“第一次体验时,不到10分钟就睡着了。”32岁的程序员苏欢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长期失眠,而颂钵带来的深度放松显著改善了睡眠质量。
65岁的王女士本想学瑜伽,却意外在颂钵课上收获惊喜。“本来只是试试看,结果躺下不到几分钟就睡着了。”这意料之外的效果让她当即报名颂钵课程。
也有人觉得这是“智商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说,旁人的呼吸、衣料的摩擦,都让她感到烦躁,并没有宣传的安神治愈效果。
记者查阅团购软件看到,“颂钵疗愈”的相关信息有数十条,有一对一私密疗愈、团体颂钵音乐会、美容美体搭配颂钵等不同形式,价格从几十元体验价到四百余元不等,这门“声音疗愈”生意已在乌鲁木齐悄然扎根。
该生活馆负责人李姝说,五年前将颂钵引入课程体系。人对声音极其敏感,尤其当人本身情绪波动较大时,外界杂音很容易打破颂钵构建的宁静场域。她观察到,能真正沉浸其中的学员,多为30岁以上、心境更沉稳的群体。
“网上几百块的钵也有,但音质完全不同。”她展示了馆内一套价值十几万元的颂钵,解释说优质颂钵需严格按音阶排列组合,敲击时形成和谐共鸣。
她现场演示不同技法:将钵轻置于胃部缓慢摩擦,声称可促进消化;或悬于头顶极轻地刮擦,称能缓解偏头痛。“关键在于力度,”她强调,“重敲如同在头顶打雷,轻抚才能带来疗愈的震动。”
天山区一家瑜伽馆负责人说,他们每次团体颂钵课至少有15—30人参与,课程先以瑜伽动作唤醒身体,再让学员在颂钵声中沉入深度放松。
专家说法 可以放松不能治病
面对颂钵“疗愈”功效的宣传,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马景兰态度审慎。
“从主流心理学和循证医学角度看,颂钵疗愈尚未被纳入标准化心理干预范畴,它更多属于替代疗法或辅助放松手段。”她分析:生理上,特定频率的声音振动或可影响脑电波,调节自主神经,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心理上,环境仪式感与积极暗示能帮助个体转移注意力,进入类正念状态。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颂钵能直接‘调节神经’或‘治疗疼痛’。”马景兰特别提醒,疼痛缓解常源于焦虑减轻后的感知变化,属于间接情绪调节效果。
“绝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否则可能延误病情。”她肯定深度放松对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的主观价值,但强调其与“治疗”存在本质区别:“抑郁症患者可能通过颂钵感到暂时放松,但这无法替代抗抑郁治疗,更不能作为病情好转的依据。”
马景兰总结道:“作为一种舒缓身心的辅助手段,颂钵有其价值,但需警惕神化与夸大宣传。科学的态度是以医学诊断为基础,整合多种健康管理方式,而非寄希望于单一‘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