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4:43:00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光明日报通讯员 邓越月
“我搞了30多年嫁接,还搞不赢个机器?!”种植户王长兴是嫁接“老手”,对引进的新机器很是不屑,卷起袖子就要比试。
4月29日一大早,在大伙儿的“围观”下,一场种苗嫁接比赛,在重庆市潼南区琼江种业基地的育苗车间开始了。
王长兴拿着刀片,不急不躁,去心、劈接口、插接、固定接口……手指翻飞间,大家啧啧称赞。
另一边厢,工作人员一揿按钮,机器启动。转盘转动,大伙儿目瞪口呆——左侧番茄苗的顶端被剪去,右侧番茄苗的下端被削成楔形,处理好的接穗和切口迅即贴合在一起……几秒钟,嫁接就完成了,全程自动化……
旁边有人替王长兴着急:“机器已经接完17株了,长兴师傅要加油哦!”
王长兴嘴上没言语,手上的动作更快,额头上都是汗……
1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宣布比赛结果:智能机器人嫁接了1300多株蔬果苗,平均每株用时3秒;王长兴嫁接450株,平均每株用时8.6秒。
王长兴揩了一把头上的汗说:“30多年的嫁接功夫,一下子就被超过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
潼南是成渝地区最大的种苗基地,每到嫁接季,当地的熟练工很是紧缺。自从推广了自动嫁接机器人,不仅有效解决了用工难题,苗木成活率也大大提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