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5:22: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杨洋)“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7月1日,在建党104周年来临之际,河北科技大学举办第200期“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特别活动。当李大钊纪念馆副馆长于海英现场深情诵读李大钊先生这段《狱中自述》时,300余名师生凝视着屏幕上跃动的历史笔迹,仿佛回到了百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是河北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开设的一个系统化、专门化、课程化的品牌栏目。自2013年起至今,该校这一课程从未间断。十二年来,这门品牌课程一以贯之,用“沉浸式课堂”打破传统党课边界,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
在第200期的教学展示环节,四位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了红色专题讲述;师生通过情景剧再现革命先驱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革命气概,用合唱演绎《团结就是力量》的磅礴气势,以支前民谣展现“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鱼水情深,以诗歌《风勇赞》讲述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张风勇精神的感悟体会。
这种“理论讲授+艺术呈现+互动交流”的立体教学模式,使党课教育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转化为青年学子可感知、可参与、可内化的精神养分。
“以前总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但今天这堂课让我明白,信仰的力量可以跨越百年直抵人心。”课后,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杨文慧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青春向党”四个字。
“创办十二年来,课程始终在探索如何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全新改版的课程内容将重点围绕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和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与思政元素,授课方式也向集中式、专题式、团队式、融合式方向发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晨静说。
截至目前,河北科技大学已与李大钊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10余家红色教育基地签署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已先后开发了20多个实践教学项目。
“从第1期到第200期,我们不断创新形式,让这堂思政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这个过程中,变化的是一堂堂课更‘燃’更‘亮’,不变的是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校长李铁军说。
作者:周洪松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