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5 08:53:52
说起湖南旅游,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但你知道在湖南还有很多甚至本地人也不一定去过,低调得令人疼爱,美到窒息的美景,正等着你去尝鲜探秘吗?
这就是紫鹊界,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属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最高峰海拔1585.2m。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300多hm2,紫鹊界集中连片的梯田就有1300hm2以上。
从海拔500m到1200m之间,共500余级,梯田坡度一般在30度左右,陡的达到50度以上,初垦于秦朝。这么大面积、大坡度的梯田,竟然没有一口山塘,全靠天然灌溉系统,可称为天下奇观,而梯田文化同样内涵丰富。
紫鹊界及周边的奉家山一带,群山环绕,新增紫鹊界360度全观景台-紫鹊阁,30余座1000多m高的山峰,连绵起伏,溪水奔流。山顶的绿树滋润着梯田,山中的板屋点缀着梯田。由山岳、梯田、溪流、岩石、道路、板屋等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因山就势和古树环抱的木架板屋的民居,组成了紫鹊界“天人合一”的美妙自然景观。
紫鹊界梯田的自然美,还表现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景色不同,使紫鹊界的梯田更加婀娜多姿。春天是阳光下的块块水晶,夏天是从天而泻的弯弯碧玉,秋天是纵横交错的片片金黄,冬天是千万根舞动的白色飘带。这里是人间乐园,是旅游的好去处。
紫鹊界梯田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早为苗瑶两族祖先开创,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她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兼有广西龙胜梯田的秀美、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气、菲律宾巴纳韦梯田的险峻、越南沙坝梯田的飘逸,特色鲜明、风格独具,有“梯田王国”之美誉。紫鹊界梯田地处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区的过渡带,季风气候明显,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梯田高处无任何山塘、水库,但山高林密,生态环境原始优越,梯田依靠森林植被、土壤、田埂综合形成储水保水系统,凭借神奇独特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水源,构成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潺潺流水,四季不绝、久旱不竭、洪涝无忧,堪称人类最伟大的水田工程。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俗有“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
紫鹊桥的历史文化悠远流长,梯田初垦于秦汉,到宋元时期,因“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有大量外地的汉人迁入。至明初,梯田开发进入高潮,紫鹊界随处是供劳作时休息的茶亭,连海拔最高的风车巷绝顶也建有茶亭,足见当时紫鹊界梯田开发的繁荣兴旺景象。据调查考证,广西与湘南等地的瑶族均起源于新化梅山。然而,新化古代的瑶民因自汉代以来不断受到征伐,加上自宋元以后江西等地移民大举迁来,瑶族被逐渐同化。在紫鹊界一带,至今留有许多瑶民生活的遗迹,如瑶人冲、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等地名,在山中仍可找到与世隔绝的瑶人石屋遗址。在中国现有瑶族的分支中,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是惟一完全保持最古老风俗的一支,距紫鹊界只有数十公里,同样是漫山的梯田。
神秘的梯田文化。自古称“畲山为田”。习惯上把有田塍可蓄水种稻的才称之为田,而无塍种植旱生作物的都称为土。紫鹊界一带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崇山中哪里有裂隙,水就从哪里冒出来,虽然海拔1200m以上,大旱之年也从没有干涸过,因而从“畲山”开始,这里便能种植水稻并可年年获得丰收。
紫鹊界无塘无库,也没有灌溉用的沟渠,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山上到处是星星点点的泉水,只需在田塍的任一处挖一个缺口,或安一段竹筒,水便从上往下,从这一丘流到那一丘。即便是某个地方没有泉水冒出,也只需沿着梯田的内侧,取田里的泥堵成一条通道,水便会顺着那条通道流到需要的任何地方。这里特殊的岩石土壤能储水渗水,更因人工的巧妙设计,每丘梯田的长度、宽度,每梯级的高差都因势而宜,使得丘丘梯田水源充足,而在雨季也不会因出现急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紫鹊界梯田灌溉系统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与都江堰、灵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媲美,堪称世界灌溉工程的奇迹。
在紫鹊界这里,苗瑶风俗世代相传,梅山山歌独具韵味,妇孺皆知;梅山饮食、梅山武术等风格独特;紫鹊民居古色古香、颇有特色;草龙舞、傩面狮身舞等风俗表演更是原始神秘、别有风情。如今的紫鹊界还在延续着蚩尤的夙愿。横亘在几公顷山上的梯田,连接着远方与现代的记忆,丝毫没有断裂开来。从千年前,陶渊明再也没有忘记奉家山古桃花源,夕阳下的暮霭、炊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看到今日的紫鹊界,所绽放的唯美景象,真想问问先人如何在层次分明的梯田里演绎出来。闭上眼,呼吸着指尖的温柔,不知摇落多少紫鹊界的柔情,敲击着我不停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