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员工不来上班怎么处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4 21:43:12    

员工不来上班时,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登记员工个人信息

包括员工家乡的通讯地址、在公司所在地的常居住地址及紧急联系人。这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联系到员工或其家属,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联系紧急联系人

确认员工是否离职。如果能联系上员工,确认其离职意愿,并及时督促其办理离职手续,避免双方劳动关系处于持续状态,产生额外的社保成本。

如果无法联系上员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信函等形式催告员工返岗,并告知旷工的法律后果和责任。同时,了解员工不来上班的原因,排除不可抗力因素。

核实公司规章制度

确认公司规章制度中是否有明确规定员工不辞而别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并确保处理时有据可依。在计算旷工天数时,应当扣除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依照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

当员工未返岗且符合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后,公司可以按程序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办理社保减员手续。

处理程序上的合规性

先让部门负责人与员工联系,询问未到岗原因,并通知员工提交请假材料。如人力资源部验证审查资料无误,不可认定旷工。如果联系不上员工,可以联系其紧急联系人并如实告知情况。

如果员工未返岗,需要部门负责人书面(邮件或短信)发返岗通知,明确事由、返岗要求及违反制度等内容。员工仍未返岗的话,由人力资源部发《返岗通知书》,并按照公司相关的考勤制度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旷工处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在严重情况下,如员工长期不返岗且无视返岗通知,单位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并遵循法律程序操作。

赔偿与处罚

员工无故不上班,可以拒绝支付旷工期间工资,给予警告,全单位通报。如果因此造成用人单位损失,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建议用人单位在处理员工不来上班的情况时,务必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处理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