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四川乐山旅游——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3 08:04:47    

1、乐山大佛在岷江东岸,大渡河与青衣江汇流处,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为镇水保平安,开凿于唐713-803年间,历时约90年,堪与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2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及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汇集成庞大的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是近代开凿的长近500米凌云栈道,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用的九曲栈道。建成时曾有7层大佛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

2、海师洞在栖鸾峰的峭壁上,距乐山大佛30米,相传是海通法师居住的地方,洞深约10米。通票80元,含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乌尤寺,3、13路都到。

3、凌云寺在凌云山上,始于唐初(618-626年),开凿大佛时扩建,明清重建有天王殿、藏经楼等。大雄宝殿明代建,殿内两边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凌云栈道长700余米,在海拔2600米的绝壁上,有华山之险。

4、东坡楼在栖鸾峰巅,原是祭祀明末魏忠贤的生祠,现为嘉庆年间重建,内有道光年间刻东坡画梅菊四副及东坡笠屐画像,楼前洗墨池传为苏轼洗砚处。

5、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在寺后灵宝峰巅,建于唐代,13级高38米,每级都开有窗眼。是嘉州古城航船标志,文物保护单位。

6、隐型睡佛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惟妙惟肖;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九日峰是小腿;龟城山南坡则为其脚。乐山大佛在肩、胸内,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乘船可看两个大佛全景,船票、快艇票80元。

巨型睡佛

7、毗卢院(佛国天堂)在大佛左200米,仿唐式官殿,有天桥、天梯、云梯、三大宝殿等12部分,主要是摩崖造像、雕塑、壁画、彩绘。1公里的长廊刻有弥勒佛生平和经变故事,以弥勒三经和敦煌壁画为据,造型精美,票价8元。

8、东汉崖墓在凌云、乌尤两山之间,溢洪河道东岸,明同村麻浩河北岸,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乐山流行仿活人住宅,凿山墓葬。在大地湾至虎头湾之间,山崖东西长约300米,有编号的崖墓544座分4-9层排列,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及崖墓的概况。墓中有许多汉代建筑、车马伎乐、鸟兽虫鱼图形,有神话故事及画像石棺、书法题刻。

9、东方佛都在簏子街花湖湾,凌云河畔和大佛湾内。占地近400亩,有中外艺术仿制品3000余尊,或露或隐,或坐或立,组成庞大佛雕塑像群,为四川美院教授们的群雕。大门用褚红条石砌建,门洞间四尊高5米的敦煌菩萨浮雕,门廊西侧古印度风格的佛教故事浅浮雕神韵飘然,墙后六座小乘教缅甸式佛塔,长170多米的卧佛横亘山腰,头南足北,满山自然植被象征袈裟掩盖佛像。精品陈列馆内重塑我国散落异国他乡的佛像珍品36尊。佛像选用汉白玉、铜铸、彩塑、石刻等不同材质复制,精美绝伦。馆内四壁为浮雕画廊,菩萨、金刚、飞天、力士、游龙、飞凤、舞妓等图案,记载着佛的教义和传说。3/13路到,门票60元。

10、乌尤寺在东方佛都西南,乌尤山上。始于唐正觉寺,北宋时改今名。大雄宝殿1930年建,匾额为清末书法家黄云鹄所书,释迦牟尼、文殊和普贤三尊佛像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具有唐代塑像风格。殿外钟楼内悬明代永乐钟,左厢房展出汉至清朝的文物。观音殿1925年重建,殿内观音像高3米,造型优美。寺中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中流砥柱四字。3、13路到。

夜游三江:从乌尤寺码头出发,经乐山大佛、睡佛初醒(观佛楼)、五色佛光(岷江一桥)、国画山水(城市亮化)、禅意城市(嘉州古城),终点八仙洞码头。核心佛佑三江灯光、投影交替,有演员实景演出,展示大佛金身坐莲,还原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三代人90年的造佛历程。夜游山路线:求佛问道(佛经洞)、载酒凌云(载酒亭)、海师造佛(海师洞)、苏园琴声(苏园)、梵音云海(集凤楼)。夏季4月1-10月7日,20:00、21:30开始;冬季10月8-3月31,19:30、21:00发船,每日2班,游程1小时,船票220元,法定假日不开。夜游三江轮渡:八仙洞码头--岷江一桥--岷江二桥--岷江一桥--乐山港游船码头--八仙洞码头,18:00-22:00运行,船票70元。

五通桥在市区东南30公里,分四望关、青龙嘴、竹根滩三部分,岷江、涌斯河、茫溪河等5条河流横贯。依山傍水,青山绿水环绕,民俗风情独特,是座颇有特色的水乡古镇,有花盐街、工农街、群力街三条老街。清代诗人李嗣源称赞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


相关文章